藥材知識
白及是蘭科白及屬的一種。多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,葉4~5枚,基部互相套疊成莖狀,中央抽出花葶 。 總狀花序具數朵花;花紫色或淡紅色,直徑約5厘米,由3枚萼片、2 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組成;唇瓣3裂,上面有縱褶片;雄蕊與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,合蕊柱頂端有一個花藥,前上方有一個柱頭凹穴。地下有粗厚的根狀莖,如雞頭狀,富粘性,含白及膠質,即白及甘露聚糖,可供藥用。白及屬共有6種,均產于東亞。
|
植物-中藥
學名:Bletilla striata (Thunb.ex A.Murray)Rchb.f.
英文名:Bletilla
科名:蘭科 Orchidaceae 【異名】甘根(《本經》),白根(《吳普本草》),白給(《別錄》),白芨(《證治準繩》),冰球子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白烏兒頭(《江蘇植藥志》),地螺絲、羊角七(《湖南藥物志》),千年棕、君球子、一兜棕、白雞兒,皸口藥、利知子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
形態特征
植株連花序高20—60厘米。球莖扁平,外有荸薺樣的環紋。葉3-6片,帶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,長10-40厘米,寬2-6厘米,無毛。花序通常有花3-8朵;苞片膜質,帶紅色,早落;花紅紫色;中萼片和兩側花瓣近長橢圓形,長2.5-3厘米,側萼片近披針形,鐮刀狀彎曲,唇瓣抱蕊柱,內有白色縱褶,上部3裂,兩側裂片耳狀,中裂片頂端微凹或截平,邊緣皺縮。蒴果圓柱狀,兩端尖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
地理分布
產連云港、南通、南京、句容、宜興、溧陽、上海等地,生林下陰濕處或山坡草叢中;分布華東、中南、西南及甘肅、陜西等地。